聚丙烯酰胺是一種常見的水處理添加劑,已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。分子量是其性能指標之一。很多用戶認為聚丙烯酰胺分子量越高,絮凝效率越高,效果越好。那么分子量越高效果越好嗎?
這是一種誤解,不一定是這樣。聚丙烯酰胺的種類有100多種,不同企業產生的污水有不同的性質,如酸性水質、堿性水質、中性水質、油污、有機物、顏色、沉淀物、各種情況。不是一種聚丙烯酰胺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,不同水質的污水都能處理達標。需要通過小規模的實驗來選擇模型,然后在計算機上進行實驗,以確定較好的用量,從而達到用量少、成本低的效果。
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通常在500萬到2000萬之間。一般來說,分子量越高,粘度越大。但使用聚丙烯酰胺時,并不是分子量越大越好。具體來說,在使用中,聚丙烯酰胺的合適分子量應根據實際應用行業、水質、處理設備等條件來確定。
國產高分子聚丙烯酰胺包括非離子聚丙烯酰胺(縮寫為NPAM,分子量800-1500萬)、陰離子聚丙烯酰胺(縮寫為APAM,分子量800-2000萬)和陽離子聚丙烯酰胺(縮寫為CPAM,分子量800-1200萬,離子度10%-80%)。如果單純作為助凝劑使用,分子量越高,絮體越致密,藥物越便宜。但陰離子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不應超過2000萬。
在污泥脫水中,如果使用帶式壓濾機,分子量不能太高。分子量過高,可能會堵塞濾布,影響脫水效果,例如使用離心壓濾機,要求分子量更高。因為離心壓濾機要求絮凝物盡可能抗剪,所以應選擇分子量相對較高的產品。